辽阔源于超越自赛博体育我

      |      2023-03-18 08:25:19

  赛博体育他宣扬的,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闪光点;他关注的,是制约改善民生的难点;他针砭的,是直指社会顽疾的痛点;他倡导的,是实现国家进步和民族振兴的家国情怀。

  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就此打响。大年初七,杜祥琬院士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以下简称采集工程)课题小组收到杜院士的短信,内容是他在SARS暴发后写的《热衷崇高的事业赞钟南山院士》一文(2003年4月29日发表于《光明日报》)。在这个特殊时期,这篇旧文对弘扬战胜疫情的科学精神,仍有积极的意义。

  2018年,我有幸参与杜祥琬院士采集工程项目,自当年4月起,与杜院士的交集渐渐多了起来。杜祥琬是跨领域的战略科学家,从数学力学、核物理,到后来转向激光,再到能源战略研究、气候变化研究,数易专业。虽至耋耄之年,仍然奋战在科研一线岁的他步履轻快、风度翩翩,他经常开玩笑说自己是“80后”,的确,许多次看着杜院士日程表上的安排,我们年轻人都直呼吃不消。

  按照采集工程要求,采集小组收集和整理了有关杜祥琬的新闻报道、文献著作、会议报告资料等240余件,通过这些具象化的资料,一位心系家国的科研大家、一位温和而坚定的斗士在我们心中逐渐清晰起来。

  1938年4月,杜祥琬生于河南南阳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在那个硝烟四起的抗战年代,幼小的他随着家人辗转各地,赛博体育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前最灾难的动荡岁月。逃难中他看到兵荒马乱、国贫民弱的景象,爱国的种子根植于幼小的心灵。杜祥琬一生走过的路,处处都有国家的印记,他多次被安排改变自己的专业和主攻方向,无一不是为了民族大义和国家需要。

  2019年8月21日,杜祥琬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名为《跨越百年的家国情怀》一文,文中提到,“父亲为救中国而树立毕生的信仰,我在新中国科学技术事业发展中点滴耕耘,儿子在新时代实现着中国梦想”,三代人身处不同的时代、进行着不同的工作、担负着不同的使命,但又有着共通之处:家国情怀。

  1964年杜祥琬学成回国,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分配到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当时称为“二机部九院”)理论部,与后来家喻户晓的王淦昌、于敏等科学家共事,从事氢弹原理研制工作,没有任何外援,没有任何经验,唯一的办法就是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正是这样的学术氛围锻造其惟真创新的科学品质,也影响着后来他所从事的激光技术研究。

  在采访中,杜祥琬提到激光研究是他最引以为傲的一段科研经历。国家“863”激光技术主题专家组由全国不同单位的科学家组成,专家组在历任首席科学家陈能宽、杜祥琬等带领下,把国家主管部门的战略决策、专家组的技术及管理决策和行政单位的支持保障相结合,开创了工程科技创新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这是一条没有经验可以借鉴、没有先例可以遵循的荆棘之路,作为激光研究的主要负责人,杜祥琬带领大家摸索目标、技术路线、实施途径,充分发扬。仅用20年,就使我国新型强激光技术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2019年9月2日,杜祥琬在中国科学院第七届战略与决策高层论坛上发表演讲。作为参与“两弹一星”与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科学家,杜祥琬指出,“863”计划以国家目标作为共同的精神支柱,全国一盘棋、建设国家队,建设纠错机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基础研究、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他特别强调“求真是科学精神的核心,创新是科学精神的特征”。

  杜祥琬是跨领域的战略科学家,他人生轨迹的每一次转变,都和国家科技发展需求密切相关,他在每一个领域都有卓越的成就。他曾为了坚守科研一线,两度放弃晋升机会,正是这两度请辞,杜祥琬带领团队先后建立起核试验诊断理论,改进了核武器的设计,让我国核武器向小型化、精准化迈进了一大步;使“863计划激光领域”相关研究在短时间内跻身国际先进行列。

  2019年6月,科学中国人(2018)年度人物在北京揭晓,杜祥琬荣获“终身成就奖”。颁奖视频中总结说,杜祥琬是跨界科学家,为我国核武器研究和强激光研究立下汗马功劳,他淡泊名利,始终坚守科研一线,他用一生践行科研报国理想,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命运。

  杜祥琬的成就不仅仅局限在科研成果上,一直以来,他关心社会事件、关注民生发展、捍卫科学精神。他是一位科学家,也是一位温和的斗士,在这个急功近利的社会,为科学认知正名、为学术道德疾呼、为社会正能量助威。

  2001年,“911事件”后,整个社会开始关心如何反恐,但市面上缺乏对反恐的科学研究和指导,时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的杜祥琬主持“反恐科学技术研究”课题,主持完成四部专著、四部科普丛书和一本通俗读物。

  2003年,SARS暴发后,与钟南山并不相识的杜祥琬在当年4月撰文赞颂钟南山,他在文中描述道:“(钟南山)坚持在临床实践的第一线,掌握和研究第一手资料,从而在认识上和技术上做出了新成果,达到新水平。正是非功利的不懈追求,实践中的深入钻研,才得到了真知灼见。这不是任何的浮躁者所能为的。”

  2009年,在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科研道德建设论坛”上,时任中国科协的杜祥琬总结了中国科技界不端行为示例的13种类型,每一种类型都有具体对应的材料。“进行科学道德教育,既要见树木(个人),也要见森林(环境)”是杜院士一直大力疾呼和倡导的。

  2009年,杜祥琬作为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中国代表团顾问,在新闻中心作了题为《中国大幅度降低碳排放强度需做出非凡努力》的报告,对降低碳排放强度和中国做的努力做了阐述。

  2012年,杜祥琬在受邀出席青海原子城开馆仪式上有这样一段即席讲话:中国的第一代原子人,选择为国奉献,成就了理想和事业。而在价值观多元化,各种利益、纷呈的当今社会,同样还会有一批年轻人选择默默奉献和坚持崇高理想。一个充满希望的民族和国家,必然有一代又一代的新人选择有理想的生活道路,这将激励一代代的青年朋友,做出正确的选择。

  2016年,科学出版社出版了82万字的《中国能源战略研究》一书。这是杜祥琬与众多院士专家一起,在国家能源战略研究以及相关生态环境研究、应对气候变化研究领域的论文和科普文章集。为方便读者,他把书中有创新性的26个要点汇集在前言中。

  2017年,杜祥琬与刘旭、钱易等多位院士一起,向党中央、国务院提交《关于通过“无废城市”试点推动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建设“无废社会“的建议》,得到国家有关领导重要批示,决定由原环保部牵头推进实施。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5月,生态环境部公布“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名单。“总结起来,上接天气(气候变化)、下接地气(废物和农村能源)是我现在做的事!”

  2019年,杜祥琬将科研实践之余写的回忆类、散文类、随笔类、诗歌类等非专业文字结集成册,著成《写在科学边上》一书,将几十年科研人生的沿途风景呈现给读者,将爱国奉献的精神追求传递给读者。

  无论是在著作里、发表的文章中,还是在国际会议的演讲台上、赛博体育在主流媒体的采访中,杜祥琬都极力倡导爱国精神、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他或用严谨细腻的笔触,或用娓娓道来的表述,为喧嚣浮躁的社会注入一股清流。

  杜祥琬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跨越了自身研究方向和专业领域,甚至超越了时代背景。他宣扬的,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闪光点;他关注的,是制约改善民生的难点;他针砭的,是直指社会顽疾的痛点;他倡导的,是实现国家进步和民族振兴的家国情怀。

  无论是对反恐知识的科普、SARS的反思,还是对科学道德教育的倡导、气候问题的思考,他都敏锐地关注社会事件、捕捉公众认知缺项。如今,82岁的杜祥琬依旧用自己的智识阅历温和而坚定地影响着这个社会。

  2005年,杜祥琬重返核武器试验基地,时年67岁的他在曾经战斗过的戈壁滩上写下人生感悟《享受辽阔》一文(《光明日报》2007年4月23日)。我读了不下十遍,每一次读都是一次思想洗涤,我不止一次地想象,如此深邃的思考、如此宏达的心境,是经过了多少曲折磨砺的感怀,饱含着怎样的为民族振兴和国家强盛的自豪!我想,答案正如文中结尾所言,“辽阔源于超越自我,辽阔是至高的享受”。

  “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马克思的名言道出了科研之路的艰辛,这是科研人的共识,也是“采迷”们的心得。

  2018年4月,杜祥琬院士采集工程启动,在四川省科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以下简称中物院)科协的领导下,采集工作依托单位中物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物院十所),成立了以所为负责人的采集工作小组。采集小组分为资料组、采访组和编写组,成员来自中物院十所、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中物院机关和战略技术装备发展中心,小组成员各有分工,又相互配合。

  中物院已完成近十位院士的学术成长资料采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大家亲切地称呼参与采集工作的同事们为“采迷”,各组“采迷”们经常交流经验,互相学习。

  杜祥琬院士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小组成员有杜院士的秘书、有核物理/激光专业科研人员、有档案管理专业人员、有单位宣传部门人员,成员大多对杜院士比较了解,在信息掌握和收集上有天然的优势;由于人员工作地域分布在北京、绵阳两地,对联系访谈和收集实物资料也提供了不少便利。

  早在小组成立之初,成员们在讨论计划安排时就引入科研思维,合理安排组员分工和时间节点,科学设置研究方法和完成标的,适时统筹业务工作和采集工作。另外,不同于科研人员的惯有思维,在工作开展前期,我们有意识地加强了人文素养的自我培训和对科学精神认识的自我强化。

  截至目前,资料组已收集信件、手稿、著作、照片等资料近600件,其中实物资料200余件。采集小组已完成36人次的视频/录音采访,采集音视频近2400分钟,用影像、语言和文字勾勒出一位卓越的战略科学家、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者、一位富有领导艺术的管理者、一位严格的父亲、一位受人尊敬的师长。

  实地考察是科学求证的重要环节,为更加了解杜院士成长经历,也为了印证访谈中涉及事例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采集小组的足迹遍布北京、绵阳、上海、河南、合肥、大连等地。有两次实地探访令人印象深刻,一次关乎童年的开封之行,一次关乎科研的大连合肥之行。

  开封,素有八朝古都之称,具有“文物遗存丰富、城市格局悠久、古城风貌浓郁、北方水城独特”四大特色,是举世闻名的清明上河图的创作地。开封是杜祥琬的故乡,他在这里度过了幼年、小学、初中、高中阶段,是采集小组收集资料的重要走访地。

  开封之行,早在采集工程立项之初就被列入计划,种种原因迟迟未能成行,但前期的沟通、交流等准备工作从未停滞。2019年5月12日,我们终于从四川绵阳出发,坐上了北上前往开封的火车。抵达开封,已是晚上八点多,浓重的夜色掩藏不住这座古城的历史底蕴。

  开封高中是我们拜访的第一站,开封高中是一所历史悠久的百年名校,素有“小北大”之称。它的教师当年许多是北大的毕业生,这不仅给开封高中带来了高质量和严格严谨的学风,也使它素有尊重“德先生、赛先生”的传统,在这里杜祥琬度过了初中和高中生涯。

  采集工作得到了开封高中的鼎力支持,我们在这里收集到杜祥琬及其父亲杜孟模相关的珍贵照片、开封高中的校史资料等。杜祥琬时刻不忘母校的培育之情,多次返回开封高中参加百年校庆、作报告,给母校赠书,时刻关心着故乡青年的成长。学校还联系了开封市档案馆,使我们收集到杜祥琬初中时期的学籍表。随后,采集组走访了杜祥琬在开封的居住地双龙巷。

  青年时期的杜祥琬在开封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和熏陶,不仅学知识、打基础,而且对他的品德素养、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也有重要影响。他痴迷于阅读,周末、假期基本都泡在了学校的图书馆,除古典名著外,也时常徜徉在巴金、冰心、艾青、臧克家等人的名篇佳作中。此次历史名城的探寻之旅,我们看到了杜祥琬成绩表上满满的“优”,看到了他赠送给母校的大量书籍,仿佛聆听到了他在母校作报告时对青年的殷殷嘱托

  杜祥琬曾任“863计划”激光专家组首席科学家,为了深入了解“863”激光研制团队“全国一盘棋”的协作机制,采集工程组走访了“863”激光研究参与单位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化所)和中科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以下简称安徽光机所)。访谈了参与激光技术研究和试验的战友们,受访者回顾了技术攻关期间参与集成试验的情景。

  访谈前,我们针对前期对杜院士本人采访的具体事件和人物做提纲,例如访谈光学加工专家郝沛明,请他讲述临危受命、修复光学镜的情况;访谈安徽光机所龚知本院士,了解专家组讨论决定技术目标和路线的情况;大化所副所长金玉奇以自身成长经历印证伴随着“863”激光技术发展,杜祥琬对基础科研和人才培养的重视。

  通过对“863”激光技术研究兄弟单位领导、专家的访谈,印证了“863”激光技术发展是在国家主管部门的战略决策、专家组的技术和管理决策与行政单位的支持保障相结合的新体制下,建立起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机制和国家战略目标统领下的协作机制相结合的新模式,把自主创新与开放交流相结合,提高了攻关项目实施的科学性和效率性。

  责任比能力更重要。采集小组成员充分认识采集工作的意义,认识到老科学家学术成长历史本身就是新中国科技发展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理解意义,一方面能更有效地与受访人员和传主曾就读学校、工作单位和档案馆等沟通;另一方面,更便于采集小组从反映老科学家求学历程、师承关系、学术成就、学术成长中关键节点,重要事件的口述历史资料和实物中整理老科学家学术思想、观点和理念。赛博体育

  统筹安排比具体实施更重要。在全面了解传主成长经历的基础上,应合理设计采集工作主要内容和实施路线。在人员的统筹上,各组人员配置要考虑专业性和工作量,因采集小组成员多为兼职从事采集工作,在培训、访谈、实物收集整理、资料编写等方面工作安排既不能影响本职工作,又要有效推动采集任务。在工作内容的统筹上,要重点关注各时间节点的逻辑关联性,使安排更科学更合理。例如安排传主求学时期的采集以本人自述为主,辅以档案、走访为印证,安排传主本人访谈要先于资料收集和走访;科研阶段则应在了解其学术成就基础上,从传主和其他受访者访谈中整理其学术思想,并辅以论文、奖项等作为证明材料。

  相互配合比各司其职更重要。采集小组成员,特别是各组组长,要十分清晰地掌握各组的计划和进度,经常互通有无;要定期碰头交流和讨论,坚持问题导向,及时查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不断纠正偏差、总结经验、查漏补缺,高标准完成好各项工作;要加强人员培训,例如在访谈技巧、档案编目、资料编写规则等方面的培训,使骨干组员具备在各工作环节上相互补位的能力。